您的位置:首页>科技 >

天天热头条丨楚怡职教丨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:打造产教协同的创新标杆

2023-06-27 10:30:17    来源:红网

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艳华 通讯员 安娇 金枫 湘西报道

走进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,现代化的校舍一览无遗,宽敞明亮的教室、干净整洁的食堂、带有空调热水器的宿舍、幽静的校园环境,让人感受到书香之地的魅力。

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主教学楼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(简称“吉首幼师”)建于1986年,是吉首市政府主办的一所公办学校。2017年开始,该校实施楚怡中职学校改扩建项目。2022年,学校正式搬迁到新校区。为传承发扬“爱国、求知、创业、兴工”的“楚怡”职业教育精神,学校主动融入地方产业发展规划,积极构建校企专业共建的产教融合模式合,打造产教协同的创新标杆,推动湘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实施新校区建设 学校环境大变样

2017年,吉首幼师启动征地432亩、计划总投入6.8亿元、总建筑面积20万m2的新校区建设工程,实施楚怡中职学校改扩建项目。2021年,该校被列入全省14个市州各1所的楚怡中职学校建设计划。2022年9月1日,学校正式整体迁建到高铁新城张社大道2号。

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学生公寓。

目前,楚怡学校改扩建项目内容——学生宿舍三栋26000平方米,食堂6902平方米,四百米田径运动场已投入使用,篮球场与第四栋宿舍正在建设。

据吉首幼师负责人介绍,为推进新校区建设,省里已经投入楚怡学校改扩建项目资金3000万元,吉首市投入资金4.5亿元,学校正在建设中。学校教学环境和办学条件和以前相比,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吉首幼师现有教学实验仪器设备总值2300万元,生均6969元;教学用计算机788台,百名学生配备数达23.6台;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5个,实习合作单位141个。

楚怡项目的实施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保障,学校不仅基础设施得到改善,办学规模也得到扩大、办学水平得到提升,为学生健康成长、快乐学习创造了更加舒适、良好的教学环境。

加强内涵建设 推进人才培养

吉首幼师努力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,校企深度融合,广泛吸纳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,根据企业岗位要求,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,实施“订单”培养、工学交替,深化教学改革,真正做到“融专业入产业”,“校中厂、厂中校”,使毕业生符合企业的需要。

学校开设的计算机应用专业,与广东惠州TCL股份集团有限公司深入开展校企合作,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,实施校内生产性实训、校外工学交替学习的分阶段培养,逐渐形成了“校中厂、厂中校”“1.5+1+0.5”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。

团支书组织开展线下集中学习。

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,激发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兴趣,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行人岗磨合。通过现场培训、定岗实训等,达到学生对技术标准、操作程序。和工作要求等内容的熟练掌握与应用,生产力价值从教学阶段即开始凸显。除此之外,过去企业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,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,而产线入校可以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,为智造企业发展储备力量。

电子商务、幼儿保育、民族服饰、旅游服务等专业精准对接湘西有机茶业、果蔬、中药材、民族服饰与等产业,加强与地区企业深度合作,提升产业竞争力,组建或参与协同走出去联盟,打造区域品牌,助推产业走出去。建设员工技能培训中心,承担“走出去”中资企业海外员工教育培训和技能培训,有效转移湘西农村剩余劳动力,服务乡村振兴战略。

服务地方经济 办学成绩显著

办学以来,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取得了显著成绩。近五年来,师生参加各种大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08项,其中一等奖 20 项,二等奖35项,三等奖53项,立项省级精品课程23门。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示范点,湖南省文明风采德育实践系列主题活动优秀组织单位、黄炎培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,切实发挥了国家示范校、省卓越校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。

学校啦啦操队在长沙参赛斩获一等奖。

幼师193班学生李秋函谦虚好学、努力上进,获得2022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。她说:“感谢学校的培养,这将激励着我继续努力地学习、不断进步。同时,感激国家对品学兼优且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学子的厚爱。”

近年来,学校抓住国家职业教育现代化契机,全力推进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,寻求校企协同育人的途径,每年为湘西和其他地区输送优秀电商人才300名以上,优秀幼儿教师及保育人员500名以上,其他各行各类优质的专业人才200名以上。

吉首市民族幼儿师范学校校长文茗一表示,在办学过程中,主要做法是坚持立德树人,向课堂要效果,向活动要成绩,向老师要荣誉。下一步,该校将以产教融合、校企合作、育训结合为主线,以特色专业群和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,加强学校内涵发展,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、能工巧匠、大国工匠。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